在加工鹽車間的生產線上,總能看到一個步履穩健、眼神專注的身影。他叫秦明德,今年53歲,用雙手在鹽粒間書寫著屬于普通勞動者的不凡篇章。從叉車工到篩分工,從配碘工到跨車間支援的"多面手",秦明德用三十余載的堅守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匠心與擔當。
面對雪花鹽車間產能提升的緊急任務,秦明德主動請纓跨車間支援。盡管從未接觸過新型結晶設備,這位"老鹽工"卻展現出驚人的學習韌性。白天跟著學工藝,記參數,晚上對著記錄反復推演,僅用三天時間,他就掌握了雪花鹽“打花”的關鍵操作要領,秦師傅總說,鹽場人的手藝不是天生的,是靠鹽粒磨出來的。
夕陽的余暉輕柔灑落,他那略顯佝僂卻無比堅毅的身影,漸漸與從裊裊升騰的蒸汽融為一體,仿佛一幅用汗水與熱忱勾勒的工業詩畫,在歲月的長卷中徐徐鋪展,那些被汗水浸潤的鹽粒,正折射出產業工人最璀璨的光芒。在這個屬于奮斗者的時代,這位普通鹽工用三十余載的堅守證明:真正的匠心,是把平凡做到極致;最美的擔當,是讓初心歷久彌新。